查看原文
其他

2035年,各大城市的人口上限是多少?

凯风 国民经略 2021-12-18

文|凯风

 

大城市的人口“余额”开始告急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01

2035年,人口上限是多少?

 

一些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即将触及天花板。

 

近日,各地陆续出台2035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透露未来15年的人口规划上限。



根据2035总规,北上广深的人口上限分别是2300万、2500万、2000万、1900万。


相比2020年七普人口,分别还剩110万、12万、136万、114万增长空间。

 

相比而言,二线城市的人口天花板设定更高一些,余额相对充足。

 

成都2035年人口天花板高达2400万,苏州1700万-1800万,武汉1660万,杭州1500万,剩余规划空间均在300万以上。

 

作为东北城市的代表,沈阳2035年人口天花板为1200万,哈尔滨为1180万,剩余空间分别为290万、179万。

 

由于多数城市尚未公布2035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人口天花板尚不可知,但一个共识是,人口规划增速,相比过去10年多数都会有所收缩。

 

毕竟,全国人口基本面早已不同于过去。

 

02

深圳向左,京沪向右

 

北上广深,最为保守。

 

2010-2020年,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的人口增量分别为228.1万、182万、597万、713万。

 

根据规划,到2035年,北上广深的人口“余额”全部不足150万,与过去10年的人口增长态势大相径庭。



事实上,人口到了2000万的超大级别,再保持每年数十万人的高速增长,可能并不现实,加上人口承载力、资源承载力以及房价等因素,适当收缩人口规划天花板,并非不能理解。

 

不过,人口天花板保守化,或将带动抢人政策的变迁。

 

有意思的是,向来门槛森严的京沪开始主动下场抢人,而一直以抢人著称的深圳却开始收紧落户了。

 

近日,北京出台《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》,发出“计划单列”式抢人的大招:对于全市重点发展领域,面向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200位的国内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,按照计划单列办理引进。

 

随后,北京市发改委表示:“相关部门将根据本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,统筹考虑城市发展需要,将择机适度扩大年度落户规模。



不管是计划单列式抢人,还是扩大年度落户规模,都反映出北京开始放下手段,跻身抢人大战之列。(参阅《全国最“高”城市,下场抢人了》)

 

这还是历史首次。

 

北京户籍门槛全国最严,一个“进京指标”曾经被倒卖群体卖出了数十万元的高价,能向大学生开闸,属实不易。

 

与北京不同,深圳似乎开始收缩阵线了。

 

日前,深圳出台新规,将学历落户门槛从大专升级为本科,本科入户年限从40岁调整为35岁,硕士从45岁调整到40岁。

 

曾几何时,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吸引了无数外地人来此淘金,深圳落户门槛之松,也带动楼市的空前繁荣。

 

不过,深圳城市面积不到2000平方公里,不及广州的1/4、成都的1/8,加上教育资源愈发紧张,房价持续高涨,收紧落户门槛似乎在意料之中。

 

03

杭州武汉,谁更保守?

 

二线城市人口天花板到底高不高?

 

除了北上广深外,二线城市里的杭州、武汉也被质疑人口规划相对保守,不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定位。

 

当成都将人口天花板上移到2400万,苏州也提高到1700万-1800万,而杭州、武汉的人口规划目标分别为1660万、1500万。

 

虽然两地看起来都还有年均20多万的发展空间,但远远不及过去10年的平均增量。

 

先说武汉。由于疫情影响,武汉七普人口数据存在明显低估,中部人口第一大城之位被郑州取代。(参阅《零门槛!中部人口第一城之争,悬念再起》)


 

不过,随着疫情消退,武汉常住人口开始大幅回流,加上准零门槛落户等正常的刺激,武汉人口呈现井喷之势。

 

当地媒体透露,截至今年5月底,在武汉市公安机关登记的流动人口总数为515.6万人,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达425.5万人。较“七普”时净增105.5万人,常住人口达到1351.5万。

 

同时,两年前,武汉曾提出要推动推动人口从1000万向2000万跨越、推动GDP从1万亿向2万亿跨越。

 

1660万,显然与2000万的目标相差甚远,也低于郑州的1800万。

 

与武汉相比,杭州更为保守。

 

杭州2035年规划人口仅为1500万,而2020年人口就已高达1193.6万,剩余空间仅为306万。

 

而过去10年,杭州人口增量高达324万,且近年来呈现加速之势。



对此,杭州官方表示:


杭州人口规划,考虑到全国人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。生育、农民进城人口规模在减少,人口争夺战日趋激烈,杭州要维持过去十年每年30多万人口增长的态势,难度颇高。

 

这一说法无疑是理性的。


当全国出生人口持续下行,人口高增长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,抢人大战很快将沦为存量博弈,有城市人口增长,必然就有城市流失。

 

更关键的是,抢人大战早已不同于开始。如果说几年前,只要放开落户,就能吸引无数人。

 

如今,几乎所有城市都放开了落户,绝大多数城市都是零门槛,户籍含金量急速缩水,能吸引人的早已不是户口,而是经济、产业等基本面。

 

所以,诚如杭州所分析的,大城市人口仍在扩张,但扩张的速度必然受到影响。

 

04

东北,大城市人口仍在增长

 

东北地区,大城市对人口增长依旧充满信心。

 

在已公布2035总规的城市里,沈阳、哈尔滨分别规划了1200万、1180万的人口天花板,相比目前人口规模,分别还有290万、179万的增长空间。


这反映出,虽然东北人口整体呈现外流之势,过去10年少了1100万人,但作为中心城市的省会依旧对人口增长抱有强大信心。

 

数据显示,2010年-2020年,在东北30多个地市里,只有沈阳、大连、长春3城人口正增长,其他包括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在内的其他所有地市,都是负增长的。



不仅如此,绥化、齐齐哈尔、白城、通化、伊春、七台河等地的人口减少幅度超过20%,形势之严峻,可见一斑。

 

这背后,东北出生率远低于全国,人口自然增长率转负是主因,而大量年轻人外流,本地留不住人也是关键因素。

 

即便如此,中心城市依旧在吸纳周边人口。

 

这与全国的大趋势一致。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集聚,即便是东北,沈阳、大连、长春等地依旧有不错的发展底子,对于本区人口仍旧有着与众不同的影响力。

 

除了哈尔滨未来人口增长态势仍旧存疑之外,沈阳大连长春等地,要完成人口增长目标,并非没有可能。

 

毕竟,《东北全面振兴“十四五”实施方案》已获国家批复同意,东北全面振兴迎来重要节点。

 

未来,国家中心城市、中日韩自贸区、中俄合作、强化国防能源粮食安全的战略新定位等,都会为东北振兴提供新的助力。


-END-

2021,百强市、百强区、百强县排行

最强地级市,为什么就是拿不下机场

中国第一摩天大楼,再无挑战者

大转向!17城房价,回到一年前

中部人口第一城,悬念再起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